你知道吗?杜甫苏轼欧阳修这些大诗人也有出律的格律诗
导读:前言: 大家都知道做近体诗要一韵到底,除了首句可以用邻韵以外,其他的韵脚必须同一个韵部。否则就是出律,又称之为落韵,在科举考试中落韵几乎等同于白卷,是很重大的失误。...
前言:
大家都知道做近体诗要一韵到底,除了首句可以用邻韵以外,其他的韵脚必须同一个韵部。否则就是出律,又称之为落韵,在科举考试中落韵几乎等同于白卷,是很重大的失误。一般来说落韵的考生就没有机会被录取了。
在浩如烟海的诗词长卷里,还是有不少“落韵”的例子。古人或者疏忽,或者有意, 即使是大文豪、大诗人也有这种情况,但是这不是今天我们做近体诗乱押韵的理由 。
一、落韵的状元
在《宋史 列传第四十一》中记载:李迪、贺边有时名,举进士,迪以赋落韵。
宋真宗年间(1008年)修了部韵书:《大宋重修广韵》。宋仁宗年间(1037), 红杏尚书宋祁等人上书批评《广韵》和《韵略》两部官方韵书,"繁省失当,有误科试" ,"多无训释,疑混声、重叠字,举人误用" 。于是重修韵书,完稿的书称为:《集韵》 。 我们现在使用的《平水韵》是南宋时才根据原有的韵书改编的。
在李迪科举时,广韵还没有制定出来,那时科举的韵书也许用的是五代传下来的唐朝韵书,已知的《唐韵》是唐玄宗时期制定的。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中古,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,唐宋人的很多发音已经有些不同了。 李迪考试时落韵了,对他的影响大不大呢?
大英雄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,他在自己的状元卷里写到:
国初,诸老尝以厚士习为先务,宁收落韵之李迪,不取凿说之贾边;宁收直言之苏辙,不取险怪之刘几。
原来李迪当时被录取了,其实《宋史 列传第四十一》写的也很清楚,“李迪、贺边有时名,举进士,”只不过李迪白璧微瑕,律赋“落韵了”
李迪(971年-1047年 ),字复古,在景德二年(1005年),李迪状元及第。“迪以赋落韵”这句意思是李迪的“赋”落韵了,科举的赋叫做“律赋”,和近体诗一样,必须按照官方的标准押韵。落韵了还能被录取成为状元,可见李迪这个人不一般,后来他两度官至宰相,晚年以太子太傅致仕。
二、盛唐杜甫的落韵近体诗
杜甫有一首《雨晴》就是出律的,风、红、空是一东韵,第二句农是二冬韵。二冬、一东是邻韵,古体诗可以通押,但是近体诗是不允许的:
天水秋云薄,从西万里风。今朝好晴景,久雨不妨农。 塞柳行疏翠,山梨结小红。胡笳楼上发,一雁入高空。
这是一首仄起仄收的五言律诗,第二联不对仗,但三联对仗,黏连无误,第二联落韵了。对仗不严格的律诗被严羽成为古风使得律诗,在初盛唐比较多见。《沧浪诗话》还举例说李白的《夜泊牛渚怀古》通篇不对仗。、
但是近体诗落韵并不多见,杜甫疏忽了还是有意作古风式的律诗,@老街味道 就不清楚了。
三、中唐元稹的落韵绝句
元稹有一首绝句,前两句押韵一东,最后一句押二冬。这首诗非常有名,不知道您以前有没有注意到,可以在评论里留个言,看看有多少有心人。
寥落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。
这首诗三用“宫”字,庭院深深深几许,通过重复语意气氛层层加重,一入宫门深似海,此处可以体会一下元稹的用笔。
四、宋朝苏轼的落韵七律
苏东坡也有用邻韵作近体诗的例子,这类古风式的押韵结合近体诗的格律化并不多见。例如苏轼的《傅尧俞济源草堂》,第一句不押韵,第二句韵脚:庐,上平六鱼;无、图、雏折叠上平七虞。
微官共有田园兴,老罢方寻隐退庐。栽种成阴十年事,仓黄求买万金无。
先生卜筑临清济,乔木如今似画图。邻里亦知偏爱竹,春来相与护龙雏。
注:这里还要注意古人对仗的灵活使用,十年事,万金无,事和无的相对并不十分工整。做近体诗的对仗一定要善于使用宽对。《诗词创作不可不知的知识 10分钟说说格律诗对仗的种类与前世今生》
五、黄庭坚的落韵诗与辘轳格、 进退格
宋朝袁文《瓮牖闲评》 卷五有一段话:
黄太史 诗云: ....... 世多病此诗既押十虞韵,鱼、虞不通押,殆落韵也。殊不知此乃古人诗格。昔郑都官与僧齐己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:‘凡诗用韵有数格:一曰“葫芦”,一曰“辘轳”,一曰“进退”。葫芦韵者,先二后四;辘轳韵者,双出双入;进退韵者,一进一退。失此,则谬矣。’今此诗前二韵押十虞字,后二韵押九鱼字,乃双出双入,得非所谓辘轳韵乎?非太史之误也。”
黄太史是指苏轼的门生黄庭坚,郑都官指的是唐朝的郑谷( 以鹧鸪诗 得名,又称郑鹧鸪)。有人说黄庭坚的这首诗落韵了,有人说其实不然,在唐朝郑谷、齐己他们曾经说过有3个诗格: 葫芦、辘轳、进退........黄庭坚这首诗的押韵“双出双入”(前两个韵脚须、无同韵部,后两个韵脚鱼、书同韵部),这不就是辘轳韵吗?
黄山谷的《谢送宣城笔》诗云:
宣城变样蹲鸡距,诸葛名家捋鼠须。一束喜从公处得,千金求买市中无。
漫投墨客摹科斗,胜与朱门饱蠹鱼。愧我初为草玄手,不将闲写吏文书。
按照平水韵,须、无是【七虞】韵,鱼、书【六鱼】韵部,黄庭坚(1045年 -1105 )和袁文 (1119年-1190年)时期应该是按照《广韵》或者《集韵》来分韵部。所以,袁文说前二韵押十虞字,后二韵押九鱼字。平水韵的【七虞】韵合并了《集韵》的虞和模两个韵部。
进退格是指一三韵脚同韵部、二四韵脚同韵部,这和上面杜甫、苏轼的诗韵不同, 辘轳、进退的押韵是有意而为。葫芦格的解释和争议较大,@老街味道 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结语
近体诗的四要素,平仄、押韵、对仗、黏连,在初盛唐格律诗发展期间,诗人们还是比较随意的,不对仗的诗如李《夜泊牛渚怀古》,平仄不协的如崔颢的《黄鹤楼》、李白的《送孟浩然之广陵》,失黏的中唐还有如韦应物的《滁州西涧》,押韵落韵的如本文记录的几首。
至于辘轳格、 进退格也不是严格的近体诗,当然写写无妨,当作练手也可以。
T时尚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