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一教师打造爆款思政课:上课靠"抢" 有人"二刷"
(原标题:师者|杭电教师打造爆款思政课:上课靠“抢”,有人“二刷”)
“两个月前,我曾让学生去拍摄范老师的上课照片,本以为学生只会去几分钟,但她听了几分钟就‘陷’进去,足足听完了两节课。”7月14日,杭州电子科技大学(以下简称杭电)党委宣传部老师程振伟对澎湃新闻说。
他口中的范老师,就是杭电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范江涛。由于范江涛开的课程常常是“一座难求”,学生调侃称,范老师的课和周杰伦演唱会门票一样难抢。甚至有学生听一个学期“不过瘾”,还要“二刷”范江涛的思政课。
程振伟评价范江涛的思政课“有种魔力,学生一听就入迷”。
“思政课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有趣。”从教八年,范江涛一直在思考怎么把枯燥的《近代史纲要》讲得生动有趣。为了多和学生互动,他还在课堂里引入了“弹幕墙”,实时和学生互动沟通。
如今,范江涛的《近代史纲要》课程在该校学生的评教中已经连续11个学期排名第一。
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剧表演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供图
思政课一分钟被“抢光”
两个月前,2016级传播学专业学生覃春球,按照宣传部老师程振伟的要求,去拍摄范江涛为学生上课的照片。她特意提前去了教室,但进去时还是发现里面已坐满了学生。
直到现在,覃春球还记得那天的授课内容。
“范老师在课上播放了一部抗战老兵的纪录片,片中,老兵是战争中唯一的一个幸存者。当老兵回到家时,却发现妻子也去世了,怀着愧疚与懊悔,老兵一天天变老,直到他去世。”
“范老师说希望大家自己去保护历史,关注身边的抗战英雄、英雄的亲人。”覃春球说,她当初是想拍几张照片就走,但范江涛讲的内容,她以前从未想到过,不知不觉就“陷”进去了,直到铃声响起,才发现已经下课了。
覃春球听的,就是学校的“爆款”课程——《近代史纲要》。
这门思政课备受学生欢迎,被戏称“和周杰伦演唱会门票一样难抢”,每到期末的选课时间,往往刚刚开放选择,范江涛的课就被“秒杀”一空。
为了成功抢到范江涛的课程,会计学院大一学生蒋靓男请了朋友帮忙“抢”,“我当时要考试,要不然就自己抢了,我朋友告诉我,范老师的《近代史纲要》一分钟不到就被抢完了,还好她眼疾手快,帮我抢到了。”
许多没有抢到课的学生,还会私下找到范江涛签课,希望能跟着上。但范江涛告诉澎湃新闻,今年都拒绝了,“如果人太多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。”
一个能够容纳120人左右的大教室,遇上范江涛的课,总是显得太小。
“我们是晚上6点半的课,我一吃完饭就跑去教室,差不多离上课还有一个小时,但已经有人抢占了前排的位置。”2017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孙娜说,120人的大教室常常坐满,有“二刷”的学生,也有过来旁听的学生。
孙娜一般坐在前排,有时课上她回头一看,发现既没人低头刷手机,也没人睡觉,同学们都和她一样,眼睛紧紧地盯住讲台上的老师。
讲台上的范江涛,1米8的大个子,戴着一副眼镜,穿着短袖衬衫,脸上露着亲切的微笑。他讲起课来精神十足,声音洪亮,学生们私底下叫他“涛哥”。
将弹幕引入课堂
范江涛毕业于2010年,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后,他成为了杭电的一名教师,2012年进入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,教授的都是相对难啃的思政类“硬课”,《近代史纲要》就是其中一门。
为了把这种枯燥的课程上得生动有趣,范江涛尝试了很多方法。他告诉澎湃新闻,每次上课前,他都会放一段与课程相关、比较轻松的视频,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,再从视频切入课程。
“如果整堂课特别的压抑,学生就会感到厌倦。”在教学中,范江涛也会采用贴近学生的表达方式。“在讲到清朝腐败时,说老佛爷每天花费4万白银,4万两白银是多少?学生们没有概念,我就换算成轻松、直观的东西,大概4万两白银就等于1600万包辣条。”
在8年教学生涯中,范江涛发现有些学生比较腼腆,不太愿意参与活动。“如果将这些腼腆的学生排除在外,他们就会越来越边缘化。”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课堂,范江涛安排学生在课上演讲,还利用点名软件,现场随机抽学生担任评委。
前些年,有学生在期末评价上说,范江涛的课堂有点像“个人脱口秀”,内容很精彩,但师生互动稍显不足。后来,范江涛引进弹幕后,课堂就“活”了起来,不再是教师的“一言堂”。“在这样一个虚拟讨论空间里,所有人的话语权都是平等的,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,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。”范江涛说。
生动、接地气的语言,有趣的互动模式,让范江涛的课越来越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。
“二刷”范江涛思政课的自动化学院2017级学生徐梦乾告诉澎湃新闻,范江涛的课在每周一上午一二节,一般周末大家都玩得比较晚,周一的上午都是比较困而且抵制的,尤其还不是专业课的《近代史纲要》。但徐梦乾发现,在范江涛的课堂上,没有一个学生趴着睡觉。
“涛哥上课讲一句,我们就抬头看一眼,根本不忍心睡觉。”徐梦乾说,思政课的内容往往会很深奥,反映了大学生需要秉持的一种正确价值观。“老师会用最简单、最接地气的语言告诉我们,而且都结合最新的热点话题,激发了我们学他这门课程的兴趣。”
“他的课堂有一种魔力,课程不断创新,但万变不离其宗,都能达到育人的目的。”杭电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。
范江涛和学生们拍摄“穿越回民国”照片
思政课并不是“水课”
对于不少学生认为思政课是“水课”的观点,范江涛认为不是课“水”而是人“水”。他相信如果一位老师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、精力投入教学,肯定可以把课教好。
他告诉澎湃新闻,有的地方让思政课变成“水课”的原因有两方面,“一是许多老师并不是思政专业出身,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去补充课程知识,但在现行的课程评价体系下,教得好并没有太大收益,钱少,又不能发论文,没有太多的名誉。所以,很多老师会选择做科研,这样容易名利双收。”
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逆反心理,“学生从小学开始上《思想品德》课,到初中、高中,接受了十多年的思政教育,到了大学有的人容易产生抵触情绪,不太愿意听思政课。”
为了让学生明白思政课的意义所在,从教八年来,范江涛一直把“不要我说什么就是什么”挂在嘴边,他希望他的课能够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。“我们现在学生知识水平都可以 ,给他们题目都会写,但是他们看问题不够理性,比较极端。”
“现在的学生容易受到网络谣言蛊惑,例如2012年钓鱼岛事件,有学生听信谣言去砸日系车。”上课时,范江涛会给学生挖“坑”,采取不正确的表达方式,设置陷阱,当学生掉进坑里后,他再“一巴掌”把他们拍醒。
讲到抗日战争时,范江涛在课堂上播放了日本右翼教科书中的宣传画。“当年侵华日军为了美化侵略,摆拍了很多照片,照片内容亲华友好。”范江涛说,最开始放第一张时,学生都说不信,但照片越来越多,学生就开始动摇了。
最后,范江涛告诉学生们,很多照片都是假的、摆拍的,“有时候有图未必有真相,需要自己去理性思考”。
T时尚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