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茉莉的最后一天》不必恨,也不必等父母改,你可以爱回童年
导读:《茉莉的最后一天》不必恨,也不必等父母改,你可以爱回童年的自己 作者Amazing细看《茉莉的最后一天》,曾经歷童年创伤的你,可以试着不再等待父母改变,爱回童年的自己。 茉莉...
《茉莉的最后一天》不必恨,也不必等父母改,你可以爱回童年的自己
作者Amazing细看《茉莉的最后一天》,曾经歷童年创伤的你,可以试着不再等待父母改变,爱回童年的自己。
茉莉自杀了,开场不到五分钟,她就带着「反正这世界没人爱我」的恢念,爬上阳台跳楼了。这是她的最后一天,死的时候,身上穿着众人引以为傲的绿色制服。
痛苦的母亲像被关进一个无光的监牢,花尽所有力气仍不了解,为何茉莉要死?她找到一项科技,能带她重新探索茉莉的意识,最后才发现原来把茉莉逼死的人,就是她自己。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只在乎成绩与面子,也没有发现自己把不得志的愤恨都推给孩子,就这样一天一天,把她的灵魂推向了死亡。
看这部戏的时候,我一直想到最近阅读的一本书《身体不说谎——再揭幸福童年的秘密》,这是波兰儿童心理学专家爱丽丝米勒的着作,她穷尽一身的心力,致力研究童年经验与创伤对于成年生活的影响,唿吁世人关注虐童问题,因为,天下就是有不是的父母。
强迫受虐孩子敬爱父母,其实是最痛的伤害
她在书中指出,因为普世的戒律,都强调人要「敬爱自己的父母」,导致很多其实长期被父母虐待,身心受创的孩子,为了维持这样的礼教,压抑及忽视自己的痛苦,强迫自己去敬爱他的父母。用大脑与意念控制自我不去怨恨、愤怒,结果那些情绪全部都被身体记住了,因为身体不会说谎,所有生命曾走过的轨迹,都会被牢牢刻进细胞,结果那些说不出口的苦与痛,就化为一个个无解的病症,终生像鬼魅纠缠着,在你愿意回头看看自己、疼爱自己之前,他都会一直在那里提醒着你,无从毁弃。就像茉莉再怎么骗大家,自己不断抽噎的泪水只是过敏,身体始终很诚实知道那是她受伤的心在淌血,并化作一道道烙在手腕上的割痕,还有怎么医治都好不了的忧郁。(推荐阅读: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|如果真的爱孩子,就不该有任何条件)
许多知名的作家,其实都是童年受虐的孩子,像是女权主义先驱吴尔芙,从小被两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性侵,却不敢面对这样的事实,一生恐惧与压抑,最终投河自尽。又或是日本的文学大师三岛由纪夫,也疑似曾被祖母性索求,尽管他在创作中短暂获得活着的感觉,仍无法阻挡痛苦的啮咬,在四十五岁时切腹自杀。
孩子天生有生存需求,与情感上的依附,所以倾向站在父母的那一边,以为自己不得关爱,是因为自己不够好,所以更加拼命配合父母的要求,以为这样就能使得他们的关系渐渐变好,期待父母总有一天会改变,用真正的爱养育他们。可是,真的有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当父母,甚至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工具,无尽索求那些他们在自己父母身上,得不到的爱与尊重,以填补内心巨大的黑洞。
这样的孩子,因为从小就倍感生命受到强烈威胁,知道不配合就得不到爱,甚至会被虐待,对于生存的需求逼使他们发展出不同的生存模式,例如他可能会过分善良,总是能在黑暗中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,这是因为当他处于充满恶意的环境中,唯有不断替伤害他的家人找藉口,美化他们的样子,他才有办法相信这个世界值得生活下来,而不会被太过狠毒的恶意击垮,是心理上的一种防御机制,但也再度将孩子推离他生命的真相。
从小被虐待的孩子,「如果不断尽力在禁止自己去感觉他真正的感觉,那些真实的伤与痛,他终究会病倒,除非他把这笔帐留给下一代来偿还,将它自身不被承认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。」一如他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。而剧中的茉莉,最后选择用自杀的方式,结束那些加诸在她身上的痛苦,她宁愿伤害自己,也不愿反抗或背叛妈妈。
有人或许认为,茉莉不算被虐待吧?顶多是考试不好时,被妈妈体罚,抽了几下鞭子而已,有这么严重吗?但是爱丽丝米勒郑重告诉大家:「所有不适当的管教,就是一种虐待。」我们以为轻微的处罚,长期下来,其实早就造成孩子严重的身心伤害,只是我们不自知,孩子也不敢说,却始终承受着。
从前我也很直观地认同,人一定要敬爱父母,如果有伤痛,也要想尽办法与他们和解,不能恨自己的父母。看了这本书后,我开始换个角度去想,逼迫人要去爱一个伤害他的人,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,他明明感受到的是剧烈的疼痛,却被禁止去承认这些痛楚,被迫远离生命的真相。作者突破了我们被礼教束缚的盲点,带我们看见那些在伦理训诫中,被折磨了一生,最后自我毁灭的宝贵生命。我很同意她说的,真正的敬爱应是自然流动的情感,而不该透过训诫,强迫别人要去「爱」。
T时尚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
分享: